
Time:
2025-07-07 10:37:43
Author:
Chris Song
我们在做网站动效的时候,最常遇到的问题,不是“不会做”,而是“要不要做那么多”。动效这东西,就像做饭时加盐。加少了寡淡无味,加多了腌得发咸,只有刚刚好,才真正提味。网站设计也是一样,动效不是主角,而是氛围的调味品。
我见过不少客户,看到别家官网动效很酷,就说:“我们也来点这种!”但其实,看起来热闹,用户不一定喜欢,甚至会觉得卡顿、分心、不知道重点在哪。我觉得动效是辅助信息节奏的,如果节奏乱了,再好看的效果也只是表面功夫。
● 节奏感,是动效真正的分水岭
一个动效看起来顺不顺,其实核心不是“多精致”,而是有没有节奏。有节奏的动效,能引导用户一步步把信息看完,帮他们自然过渡每一个页面的层级和逻辑。而没节奏的动效,就像不断弹出来打断你思路的通知框,看两秒就想关掉。
我们团队在做动效设计时,最常做的不是“加功能”,而是删掉那些抢戏的动画,调整入场和离场的时间、缓动曲线、触发逻辑。就像演奏音乐一样,你不能所有音符都重音,也不能没有停顿,全是动效只会让人累。
● 一套好的动效节奏,其实是帮你讲故事
你有没有过这种体验?打开一个网站,滚动页面的节奏刚刚好,内容慢慢浮现、动效轻轻带着你往下看,看完之后觉得“好流畅,好舒服”,甚至没注意到哪一段动效用了什么技巧。这就是动效“加盐加对了”的效果。
真正高级的动效,是润物细无声的。你感受到流畅和细节,但不觉得刻意。这其实比做一个酷炫的页面更难,因为它需要设计师对节奏、内容逻辑、用户心理都有很深的感知。
● 我们做过一版“动效太多”的项目,后来全删了
有个项目,客户一开始希望“每一块内容都要动一动”,我们也尽力做到了,从文字滑入、图片放大,到滚动触发交错动画,结果上线后用户反映——“信息太碎,看得头晕”。
后来我们一页页重构,把动效压缩到原来的三分之一,只保留最有意义的几段。再看,就顺了——信息节奏清晰了,内容传达也更聚焦了。客户自己说:“其实我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动效,我是需要有人告诉我,什么才是真的必要。”
● 动效的设计哲学,其实是节制
我们从不觉得炫技有意义,尤其是在企业官网里,动效真正的价值,是让页面更顺、更有节奏、更具呼吸感。
能不能让用户不知不觉地往下看?
能不能用小动效承接信息层级,而不是抢了内容的镜头?
能不能随着用户操作自如展开,而不是像动画片一样硬播放?
如果动效能做到这些,那就是好动效;如果只是“炫”,那只是堆技能点,不是加盐,是撒糖。